| 
	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,普及急救护知识,提升师生应对意外事故的自救互救能力,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走进西宁第九中学,开展以“协同救护应急有方”为主题的科普培训活动,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。
 
	 
 
	活动开始,志愿者以“心跳骤停争分夺秒”“异物卡喉丧失救援时机”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,强调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,以及意外发生时,身边人及时、正确的施救挽救生命的第一步。重点围绕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、心搏骤停后心肺复苏(CPR)的“按压-开放气道-人工呼吸”核心步骤等急救知识进行讲解,内容紧扣校园安全实际,讲解通俗易懂。
 
	在实操环节,志愿者分组带领师生利用急救模拟人进行模拟练习,手把手耐心指导学生按压位置、频率与深度,现场模拟气道异物梗阻场景,演示如何通过腹部冲击有效施救。师生积极互动,踊跃提问,志愿者逐一答疑,确保大家“听得懂、学得会”。
 
	“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,今天学会了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法,再遇到类似突发情况,我也能帮忙了!”一名参与实操的学生兴奋地说。学校老师表示,此次培训专业实用,非常有意义,为校园安全增添了保障。最后,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表示,将继续践行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精神,持续走进校园、社区,推广实用急救知识,让急救技能成为守护生命的“通用语言”。
 |